

本周封面:"蟹"逅雨巷
[一周蟹评]
从伦敦奥运会说起......
[一周资讯精选]
一周特别推荐
- 推荐专题:
- 推荐活动:
- 推荐促销:
- 推荐阅读:
[蟹文化大课堂]
[吃喝玩乐壹周汇]
- 一周招牌菜:
- 一周美食专题:
- 一周美图:
一周蟹评:从伦敦奥运会说起
若干年后没人能够记起是谁在伦敦奥运会上为中国拿到了一枚奖牌,但是若提起这几个字眼,肯定会让人勾起往昔的回忆——被黑、误判、让球、刘翔……。西方人经常说奥运会就是一个大聚会,大家开心开心就得了。说出这样的话多少有点酸酸的味道,尽管国内也有些人在随声附和,对于中国健儿的拼搏精神说三道四。奥运会终究是体育的竞技场,这里无处不在充斥着竞争。有竞争就必须有规则,当然,是规则就会有漏洞,以及在执行过程中的人为主观因素。所以才有了裁判误判、让球甚至被黑。竞争何止在奥运会,阳澄湖大闸蟹行业的竞争也是接近白热化。大闸蟹与其他蟹种的竞争、大闸蟹行业内蟹商与蟹商的竞争、真蟹与冒牌蟹的竞争等等。行业的充分竞争本来是件好事,利于行业的优胜劣汰和健康发展。但是如果在一个没有规则的环境下竞争,结果必然是混乱,阳澄湖大闸蟹行业的现状就是如此。同一片湖,同一只大闸蟹,却莫名其妙的生出两个蟹业协会;拥有良好初衷的大闸蟹防伪扣,却成了黄牛们的倒卖货;阳澄湖大闸蟹已经形成接近30亿的产业链,却至今两个蟹业协会连具体产量都说不清;大闸蟹迅速市场化,却没有一个数据的量化参考和专业研究……等等问题已经就摆在面前,市场规则的制定在此刻变得尤其重要。
奥运会已经接近尾声,一切的争论或许将继续,但到下一届时又会被新的话题冲淡。阳澄湖大闸蟹好像也是如此,去年暴露出的问题,到了今年又被一片大好的形势宣传所掩盖。这终究不是办法——对于奥运会的乱象,民众有权利选择换台;对于大闸蟹的乱象,民众一样有权利拒绝购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