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代作家汪曾祺眼中的螃蟹

日期:2017-06-13 浏览:9115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汪曾祺

        在中国人心目中,螃蟹是毫无疑义的美味,而且有着久远的食用历史。早在周成王时,蟹便列为御膳。北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》中,就有“蟹藏法”一说,到了宋代还出现了《蟹谱》、《蟹经》、《蟹略》等书,可见中国人吃蟹之早、吃蟹之精。

        苏东坡更是直言:“不识庐山辜负目,不食螃蟹辜负腹。”

        将螃蟹与庐山相提并论,足见诗人对螃蟹钟爱之深。陆游也是快人快语:“蟹肥暂擘馋涎堕,酒绿初倾老眼明。”

        诗人说刚动手擘开肥蟹时,馋得口水淌了下来,持螯把酒,昏花的老眼也亮起来了。足个被苏东坡称之为“尖团”的玩意是多么的美味可口。

        汪曾祺是公认的美食家,而且出生高邮,属于里下河水乡,按说应该有美味的螃蟹可以一饱口福。可是,翻看《汪曾祺全集》却没有发现一篇专门写蟹的美文,实在是遗憾。不知是笔者不细心没有发现,还是汪老忘乎于做螃蟹、画螃蟹而忘记诉诸笔端了!不过,汪老在不少文章中提到了螃蟹,而且还颇有意味。

        最著名的莫过于《沙家浜》里刁参谋长的那句台词:“命你们下阳澄湖捕鱼捉蟹,按市价购买。”我想这不相当于给阳澄湖大闸蟹做了个免费广告吗?《沙家浜》是老百姓如此熟悉的剧本,汪曾祺又是如此著名的作家,集众多优势于一身的台词怎会不让人记住?据说,阳澄湖某卖大闸蟹的商家就在门口挂一书有该台词的条幅。此招实在是高,一乃说明本店之蟹是出名的,二乃说明“宰”

        你也是没有商量的——
        按市价购买嘛——

        虽然这不是汪老的本意。 汪老在小说《黄开榜的一家》中也提到了螃蟹。在描绘黄开榜一家的日常生活时,汪老写到:

     “黄开榜一家的日子还算过得下去。饭自然吃得简单,红糙米饭,青菜汤。哑巴(按:黄开榜的第四个儿子)有时摸点泥鳅,捞点螺蛳。越塘有时卖呛蟹的来,麻丫头(按:黄开榜最小的女儿)就去买一碗。很小的螃蟹,有的地方叫彭蜞,用盐腌过,很咸。这东西只是蟹壳没有什么肉,偶有一点蟹黄,只是嘬嘬味道而已,但是很下饭。”

        这哪里写的是黄开榜一家的日常生活啊,这简直是水乡人家饮食生活的真实写照啊!原汁原味,就像嘬彭蜞的味道一样。汪老毕竟是名家,出手就是不同凡响,所谓“艺术的真实”大概就应该这样吧! 汪老不仅文章出名,饮食在行,而且绘画也堪称一绝。据叶兆言回忆,有一次汪老品蟹之余便留下墨宝了。那是80年代中期,有一次秋宴吃螃蟹,叶兆言全家三口,高晓声与前妻带着儿子,林斤澜夫妇,加上汪曾祺和章品镇,正好一桌。老友相会,其乐融融,都知道汪曾祺能写善画,文房四宝早就准备好了,汪的年龄最高,兴致也最高,一边吃一边喝彩,说螃蟹很好非常好,酒酣便捋袖画螃蟹,众人的喝彩声中,越画越忘形。然后大家签名,推来推去挨个签。虽然由于种种原因,我们无法看到汪老画的这幅螃蟹图了,但其间的乐趣是可以体会的。清末画家李瑞清因无钱买蟹,画蟹以解馋的蟹图大概是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。 李渔也是文人中食蟹的顶级吃客,吃到忘乎,他说:“予于饮食之美,无一物不能言之,且无一物不穷其想象,竭其幽渺而言之,独于蟹螯一物,心能嗜之,口能甘之,无论终身一日皆不能忘之。至其可嗜可甘与不可忘之故,则绝口不能形容之。”

        一个文人,无法用笔墨来描写其好,或者,好到无法以语言文字来表达,大概算是好到极致的境界了。看上去,汪老也是喜欢吃蟹的。至于为什么没有留下写蟹的文章,我想大概也和李渔一样,感觉到没话好说的程度了吧!

关键词: 汪曾祺 爱蟹

下一条:“肥姐”沈殿霞病中也难忘蟹味

上一条:滋味蟹煲鸡

相关信息